亦有资源网

C++语言基础到进阶学习资源汇总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栏目九篇文章回顾2020国际热点,展望2021世界大势

中国成语有言:鉴往知来,见微知著。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020年,新冠疫情突起,影响无远弗届。如何分析、研究和报道好疫情影响下的相关国际热点,告诉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呢?

从2021年1月7日起,大众日报时事版《环球论坛》专栏特地邀请部分国际问题专家,就过去一年的世界经济形势、英国脱欧、中东局势和欧洲反恐等问题进行回顾和展望。

在约稿之前,相关编辑首先对过去一年的国际热点新闻进行了精心梳理,确定了三大约稿原则。一是(关涉中国)周边局势;二是全球关注;三是影响深远。

第一部分:全球关注的热点新闻

1.世界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020年,新冠疫情突起,全球经济首当其中,受到严重冲击。那么,过去一年,全球经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1月7日,《环球论坛》专栏首期推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玉环的精彩解读《2020世界经济“疫路”艰难前行》,文章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等遭遇重挫,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展望2021年,新冠疫情、保护主义、金融风险等因素将继续阻碍世界经济增长,不过,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各国推进国际经济合作的努力下,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值得期待。精彩内容请点击: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0107/Articel06002MT.htm

2.美国疫情

说到全球关注,除了世界经济,当属美国大选和疫情。鉴于美国大选已“尘埃落定”,但其国内疫情仍居高不下,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1月15日,本专栏推出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张志新的分析文章《美国疫情为何至今不容乐观?》。

文章认为:

美国疫情的失控存在多方面原因,从根本上讲则是美国政府忽视科学、排挤专家,乃至将抗击疫情“政治化”所导致的。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预测,预计未来一个月美国会有15万人死于新冠。从这个意义上讲,拜登所谓疫情的“漫长冬天”才刚刚开始。详细内容请点击: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0113/Articel06002MT.htm

3.英国脱欧

除了美国大选和疫情问题不断,多年纠缠不休,剪不断理还乱的当属英国“脱欧”,好在,2020年终岁尾,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英国脱欧迈出了实质性一步。那么,英国“脱欧”究竟是福是祸?其中到底有何考量?

1月1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杨芳在《英国脱欧:梦想、利益还是政治的游戏?》一文中分析指出,脱欧是英国脱欧派的胜利,而不是所有、甚至不能说是绝大多数英国人的梦想。与保守党“保权”一样,欧债危机后,欧元区加速一体化态势明显,英国日益被边缘化,对欧盟影响力式微,未来也很难借助欧盟扩大影响力,出走成为英国“争权”的政策选择。而英欧谈判的复杂性则表明,竞争将是未来英欧关系的主题。

2021年,英国正式成为独立于欧盟之外的主权国家,开始了新的国家征程。从稳定四十余年的地缘政治格局中跳出,走向世界百年变局的星辰大海。更多内容请点击:

第二部分:中国周边局势观察

1.朝鲜半岛局势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睦邻友好,认为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周边国家的局势如何,自然也是《环球论坛》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期“回顾与展望”特地关注了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1月16日,《环球论坛》刊登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所副研究员陈向阳的文章《朝鲜半岛:些许波澜 总体平静》。

文章说:

2020年,在新冠疫情威胁之下,朝鲜半岛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并发,但总体局势依然稳定。在传统安全领域,半岛无核化进程停滞,朝鲜炸毁朝韩开城联络事务所,但朝美关系、朝韩关系仍僵而不破。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朝韩采取强有力防疫举措,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2021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疫情交织局面仍将持续,朝鲜八大召开和美国拜登政权上台,势将给半岛局势添加新的变数。详细内容请点击: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0116/Articel05002MT.htm

2.日本政坛

1月19日,推出2021年1月19日,《环球论坛》刊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的署名评论《在疫情中颠簸的日本》。

文章说:2020年,疫情对日本构成重大冲击,让日本再度陷入颠簸,其政治轨迹正在改变。安倍再度突然辞职,终结了“安倍经济学”下的政治稳定、经济复苏、人心安宁的“复兴梦”。

安倍政府在抗疫问题上是舍得花钱的。但在隔离、封城、限制人与人的接触上,却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目前疫情还在冲击着日本,必将加速其内外环境变化,推动结构性变革。

相关文章请点击:

2.俄罗斯外交

谈到俄罗斯外交,1月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奕琛在《俄西关系:局部改善 困难犹在》分析认为:

2020年,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多重危机同频共振。对俄罗斯而言,世界主要力量中心自顾不暇,对俄关注有所下降,使其外部环境似乎优于往年。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受到疫情和“油情”双面夹击,外交运筹空间受到限制,对西方外交得失参半,未来还将迎来更大挑战。

普京在年度记者会对美隔空喊话,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能够解决美俄关系中的棘手挑战,并再次表态愿意就军控续约问题与美对话。2021年的俄西关系面临新的考验,能否走出重重阴霾,还需后续观察——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0108/Articel06002MT.htm

第三部分:这些事件影响深远

1.中东局势

近年来,中东局势一直引人注目,并牵扯了很多国家的内政外交。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东局势虽然继续风波不断,但较之以往而言有了难得的平静。尤其是在美国的强力介入和协调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以“宿敌”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甚至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可以预见,这对中东局势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撰文《中东局势:疫情平添变数 未来面临挑战》。文章认为: 自2011年中东局势动荡以来,至今已整整十年,但相关国家国内形势并未根本改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地区局势平添变数,中东未来前景仍不乐观。

首先,中东经济高度依赖外部环境,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原本脆弱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当前新冠疫情导致中东经济恶化,使中东未来有可能出现新的政治动荡。其次,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有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行关系正常化。历时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博弈日渐向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转变。最后,目前最大的变数是美国总统易人,未来新政府的中东政策可能局部回调,美国与以色列、沙特等国的蜜月期恐将结束,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或可局部缓解。

2、德国政局

1月17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胡黉在《回顾2020:德国政治的三个关键词》一文中分析指出:“抗疫”“欧盟”以及“后默克尔时代”,是盘点德国政治的三个关键词。德国被视作欧洲国家“抗疫典范”,作为欧盟“主心骨”,德国带领欧盟展现“战略自主”新面貌。而展望2021年,抗疫与大选将是德国政治的主旋律。

回顾2020,展望2021,“抗疫”“欧盟”以及“后默克尔时代”,是盘点德国政治的三个关键词。

2020年,在默克尔带领下,德国成为西方抗疫中的“优等生”,但疫情仍然给德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0117/Articel05002MT.htm

3.欧洲反恐

《周易》有言:履霜坚冰至。在人们的印象中,欧洲国家一直比较平静,很少有恶性案件发生。但是2020年年终岁尾的短短数周内,欧洲发生的恶性暴恐数量就追平了2019年全年同类案件水平。此轮暴恐袭击再度敲响了警钟,一度看似平静的欧洲恐情再次趋紧。

1月1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陈旸副研究员在《欧洲恐袭:难以逾越的安全困境》一文中认为:欧洲的恐袭多发折射出欧洲文明的失落以及一体化机制内在乏力等问题。而西方社会运动激进化强化了恐怖主义的活跃度。同时,欧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也为恐怖主义行动提供了空间。欧洲恐情将伴随其社会分化全程,在一体化缝隙中长期存在,并不时出现阶段性爆发或反弹——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武宗义 整理报道 策划 姚广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